物聯網百科
- 立體農業發表日期:2022-04-12 來源:托普物聯網 瀏覽次數:10058次
一、什么是立體農業:
立體農業是為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農業生產模式,運用了群落的空間結構原理,相對于傳統農業模式,立體農業盡顯優勢,具有因地制宜、集約高效等特點。我國目前的三大立體農業模式主要為魚塘-臺田模式、基塘農業、丘上林草丘間塘這三種。
二、立體農業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 農業生產結構的立體化。即: 變上山開荒種糧為發展木本糧油;變下水圍墾造田為發展水產養殖;變單純以糧換肉為糧、草換肉兼顧。即由農業的糧食單一經營轉變為綜合經營和立體經營;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開發方式轉化。
(2) 農村經濟關系的立體化。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要形成農副產品的多級加工、倉儲、運輸、交換、銷售以及技術、信貸、保險等服務系統,形成各個生產部門間的多種經濟聯系。
(3) 農村管理體制的立體化。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特別是以發揮經濟優勢為主要特征的立體開發,勢必要求在完善縱向行政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建立以分工協作為主要特征的多層次的橫向經濟管理體制。
三、立體農業發展簡史:
立體農業最早產生于農作物的間作套種。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長期生產實踐中形成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利用江河低洼地挖塘培基,水塘養魚,基面栽桑、植蔗、種植瓜果蔬菜或飼草,形成“?;~塘”、“蔗基魚塘”或“果基魚塘”等種植和養殖結合的生態農業系統,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立體農業。但對中國立體農業的研究僅10多年歷史,其理論還處于探索階段。在其他國家,如坦桑尼亞、斯里蘭卡等也常見立體種植,美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正在興起與中國立體農業相類似的混合種植、多層利用和農林牧漁結合的種植、養殖業。
四、我國立體農業的典型模式:
目前我國的立體農業分為三種農業模式:(1)江西省泰和縣千煙洲:丘上林草丘間塘,緩坡溝谷果魚糧。(2)珠江三角洲:基塘農業;(3)黃淮海平原:魚塘-臺田模式;
1、千煙洲立體農業
千煙洲的立體山區農業農業模式屬于丘陵山地立體綜合利用模式的一種。針對地形變化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的特點式;充分利用當地的“立體氣候”,依據不同生物的生活習性和空間的多層次性,合理布局農、林、牧、漁、副業的農業模式。千煙洲氣候濕潤,降水多。丘陵山區耕種易發生水土流失,適宜發展林業、人工草地;緩坡和平坦的谷地,土層深厚,不易水土流失,適宜發展耕種業。地勢低洼處,易積水,出現洪澇,適合養魚。由山頂至山谷依次為“用材林——經濟林或毛竹——果園或人工草地——農田——魚塘”。這種“丘上林草丘間塘,緩坡溝谷果魚糧”的立體農業布局和以林果為主的土地利用結構,是一種建立在生態良性循環基礎上的生態農業。
2、珠三角基塘農業
而我們熟悉的珠三角的基塘農業是水體立體農業綜合利用模式典型的代表。針對地勢低洼,水分充足。挖洼地為魚塘,將泥土堆砌在魚塘四周成塘基,可減輕水患,塘中養魚,基上種桑、甘蔗、果樹和花卉,形成水陸互養的基塘農業人工生態系統。這種模式起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避免洪澇災害的作用。
3、 魚塘-臺田模式
對華北地區的地勢低洼,漬澇嚴重,土壤鹽堿化現象,開挖魚塘積水發展漁業;同時挖出來的土堆積到田面而抬高地勢,在臺田里種糧、果、棉和飼料作物,又能降低臺田地下水位,利于地表水下滲,從而降低臺田地表的鹽度,以達到改良華北地區的中低產田的效果。
五、立體農業和垂直農業的區別:
立體農業是指利用生物間的相互關系,為了充分利用空間把不同生物種群組合起來,實現多物種共存、多層次配置、多級物質能量循環利用的立體種植、立體養殖或立體種養的農業經營模式。而垂直農業是指在地勢起伏的地區,為了充分利于地面和空間,隨地勢變化實現多層次、多級利用的綜合農業。
六、發展立體農業的好處:
1、立體農業可以提高植物對水分和光能的利用率。通過不同高度和密度的種植,使作物于水平分布和垂直深度方面產生差異,以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
2、立體農業可以在改善環境溫度和濕度的同時改良土壤。這是依據農作物對日照和積溫的不同要求,將喜光、溫與耐陰、冷等各類物種進行合理配置,從而達到降低植物群體內的溫度,提高群體內濕度的效果。立體農業能夠使土壤保持疏松狀態,減少了肥料的淋溶和水土流失,微生物也獲得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使土壤有機質加快了分解和腐殖質化,提高了土壤肥力。
3、立體農業可以改善生物群體的通風條件,提高物質的循環和利用率。立體農業實行高矮作物的間種套作之后, 田間空氣流動變大, 使通風條件得到改善, 而且利用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 建立起多層次、多物種共處的立體生態農業系統,可以提高物質的轉化率和利用率。
七、立體農業的效益:
立體農業就是對耕地復雜利用,所以是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有很好的生態效益,立體農業增加了單位面積上多種農產品的總產量,相對降低了生產成本,經濟效益高,立體農業是集約農業,既增加就業,又給市場提供了豐富的農副產品,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繁榮,即社會效益好。相關內容:
什么是互聯網+農業
什么是休閑農業
什么是智慧農業
什么是設施農業
什么是生態農業
什么是精準農業
什么是訂單農業